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
|||||||||||||||||||||||||||||||||||||||||||||||||||||||||||||||||||||||||||||||||||||||||||||||||||||||||||||||||||||||||||||||||||||||||||||||||||||||||||||||||||||||||||||||||||||||||||||||||||||||||||||||||||||||||||||||||||||||||||||||||||||||||||||||||||||||||||||||||||||||||||||||||||||||||||||||||||||||||||||||||||||||||||||||||||||||||||||||||||||||||||||
一、总体情况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需要,也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高效政府的需要,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认识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以公开促落实、强规范、补短板、优服务,以政务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编写3个国家标准;政务服务“好差评”快速反应机制入选国家标准试点单位,并在全国推广;防疫助企工作获国务院政务公开办点赞,“跨省通办”工作入选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得到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和市委书记李跃旗的批示肯定,中心获评2019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完善以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为枢纽的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共享平台体系,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一张网公开、一站式查询,获市级肯定。 (一)主动公开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政务公开工作。2020年,台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191条,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发布306条,两网站共信息发布497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231条,根据“放管服”改革进程,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在微信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如政务服务微视频发布、“小明抽到了”活动,线上及时发布推广直接体现政务服务改革等。微信公众号功能逐步开发运用,开设三大功能内容,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政务咨询等信息公开,通过各类信息公开及功能运用,目前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有粉丝18000多人。 (二)政策解读、回应 一是做好政策解读工作。行政规范性文件等重大政策文件做图文解读,双向关联,同步发布。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件事”审批、“就近办理、集成服务”改革、“一证通办”、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等群众、企业关心的重点热点领域做好政策解读与回应。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均作解读,目前网站40%以上的政策文件通过图文形式解读,解读质量进一步提高,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座谈等形式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读。 二是加强舆情回应。疫情期间参加台州市举行第八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做客12345阳光热线,做好社会关切。对单位的重要决策、工作部署和群众关心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权威回应。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以门户网站、官方网站、各媒体、进驻部门微信公众号协同的媒体回应矩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三)重点领域公开 一是深化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一是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交易“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行交易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行线上交易。畅通咨询服务渠道,通过网上公示、专线电话等“非接触式”途径,一次性告知办事流程和资料,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实现服务“零跑腿”。 二是以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进“不见面开标”新模式。基本建成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评标应用,明确“不见面开标”招标文件制作、投标文件递交方式、开标程序等6个需要规范的事项,并取消了现场演示和答辩陈述等环节,大大缩短了开评标时间。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网上办”,全流程“加速度”。截至目前,市平台承担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拓展资源交易、土地交易等5大类项目全部实行不见面交易,“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全年中心共完成项目数1076个,成交金额495.75亿元,网超23431次,交易金额2.65亿元。 (四)平台建设与监督 一是健全网站运维机制打造系统化平台。积极配合政府网站集约化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按照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的要求,推进数据、服务、应用融通,加快建设基于统一信息资源库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着力破解信息公开数据底数不清、服务资源难以整合利用的问题。 二是做好平台监督保障工作。及时排查政务公开网站,发现即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多家第三方机构不定期评估,针对内容更新、错别字、失效链接等43项指标体系的全面排查,并提交整改报告,为群众提供监督与反馈渠道,让群众参与到政务公开监督公众中,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新媒体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心人流量40余万人次,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量仅有1.8万余人。抖音目前处于刚起步的状态,粉丝基数较少,视频传播力度较小,与政务公开目标有一定差距。 二是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有待提升。中心组织人员积极参与政务公开相关业务方面知识学习培训,但全体人员的公开意识还不够强,且由于中心工作的特殊性,窗口工作人员直接面向群众交流解答。 三是信息质量有待提升。信息内容可读性仍需增加,提升政务公开尤其是政策解读质量。 (二)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影响力。扩大受众群众,贴近民生、贴近生活,积极更新群众感兴趣、想了解的信息,把群众最关心的事项、惠民惠企政策法规都在新媒体进行公开,才能提升新媒体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影响力,提升群众浏览便利性,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政务公开相关业务方面知识学习培训,潜移默化中提升全体人员的公开意识,不断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质量。提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可读性,多形式解读政策,丰富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图文结合、短视频解读、线下政策宣传活动等形式,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努力营造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软环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一)以政务公开标准化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及时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推广“一件事”“一类事”“网购式”等综合办事信息公开,提高办事过程透明度和便利度,推进“15分钟办事圈”、“跨省通办”、“就近办”,助力信息公开数据共享。 (二)以政务公开规范化打造阳光政务大厅。多渠道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好差评”反应机制,规范流程、对接时间、整改效率,打造阳光政务大厅,切实提高政务服务的满意率。 (三)以政务公开信息化筑牢安全底线。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保护办事群众个人信息安全。以“制度+科技”为切入点,运用大数据、第三方监测等新技术,常态化开启安全防护软件,确保政务信息安全。 |